八百里洞庭浩浩湯湯,湘資沅澧綿延流淌。湖南位于中國中部和長江中游,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地勢起伏大,地形復雜,素有“七山一水二田土”之稱。
為加快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升級,湖南省第二測繪院引入“空中支援”,在長沙、岳陽、衡陽、益陽、常德等地區,初步部署普宙科技K01、K02無人機自動機庫12臺,將無人機與衛星遙感、鐵塔視頻、地面調查等結合,構建起“空天地網”多元化綜合監測體系,實現自然資源全要素全天候動態感知,有力服務支撐了湖南省耕地保護、空間規劃、生態修復、權益管理、執法督察等自然資源工作,也為河湖長制推進、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等貢獻力量。
△無人值守測繪作業流程
全自動作業,立體化巡查
在機庫的賦能下,運維人員可遠程操控無人機自動起降,按預設航線執行任務。單次飛行即可覆蓋以機庫為中心周圍5km的區域,且航測不受高山、森林、江湖等復雜地形阻礙,解決了傳統人工實地勘測耗時費力以及采樣點稀疏、無法全面獲取地形地貌信息的痛點,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2024年6月底,湖南遭遇強降雨襲擊,洞庭湖水位持續上漲。汛情期間,搭載四光云臺的S400無人機,每天從部署在岳陽南湖新區管委會樓頂的K01機庫起飛,并根據提前規劃好的航線,對東洞庭湖及附近長江干線的汛情態勢做日常巡航。無人機快速穿越洪水覆蓋區域,深入腹地獲取湖區水位、地表狀態、水情變化、居民區受淹毀損情況等影像信息。
與此同時,這些高清畫面實時回傳至后臺大屏上,便于工作人員快速掌握一線災情態勢、了解災害的強度和受災區域,為科學部署、高效指揮調度提供了重要參考。
高效采集,精準識別異常
湖南丘陵山區占全省總面積的80%,針對無人機在山區作業時網絡信號不穩定或信號盲區、數據傳輸受限等問題,S200系列無人機集成了北斗短報文數據傳輸和北斗衛星定位功能,不依靠地面網絡,不受通訊距離限制,顯著提高了航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強了指揮中心與設備的信息交流,保障作業效率。
△南洞庭湖山體保護水體監測
普宙無人機可搭載四光云臺相機、正射航測相機、傾斜攝影相機等高精度傳感器,并自帶AI識別系統,做到高效作業和精準數據采集同時進行。根據場景需求可靈活選擇識別算法,在采集數據時自動識別人、車、船等目標,顯著提升了實時數據分析能力,提高有效數據傳輸效率,為湖南省自然資源監測、生態環境監測、城市管理與活動安防、消防應急等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益陽市某村實景三維
全天候守護,多元場景融合
無人機用于防汛應急,只是湖南省第二測繪院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優化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手段的創新嘗試之一。2023年以來,湖南省第二測繪院聯合普宙科技積極探索無人機技術在地理航測領域的創新應用,在城市規劃、交通監測、應急救援、耕地保護監測、重點建設項目監測、兩違監管、水利工程建設、地質災害監測等場景,構筑起高視角、高頻次、高精度、全自動的無人機地理航測服務體系。
以湖南省規模最大、范圍最廣、任務最重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為例,在傳統測繪作業時,投入30人和15臺測量儀器需要1個月才能完成。在無人機的賦能下,傳統方式一個月的工作量如今只需一周即可完成,效率提升近5倍,且無需再投入大量人力。
△安鄉縣某地耕地保護監測
在永州市某地精準打擊罌粟違法種植的專項行動中,累計發現違法種植5起。借助無人機的低空視角,可清晰展示罌粟的生長情況、分布范圍和地理位置等詳細信息,為禁毒工作提供了堅強技術支撐。
△永州某地違種巡查
目前,無人機共執飛3000余架次,采集照片超15萬張,機庫控制平臺已接入湖南省第二測繪院的衛星云遙系統。工作人員通過云遙系統即可一網統管,快速了解機庫的運行狀態,從而更科學地統籌安排測繪任務,采集數據實時回傳,飛行信息統一歸檔,為全省28個廳局單位和社會公眾提供低空服務,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共用”。
△南湖茶博園活動監測
解鎖大地密碼,重塑地理“視”界。未來,普宙科技將不斷推動無人機航測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共同拓展無人機在基礎測繪、應急測繪、不動產確權登記、遙感監測、行政執法等場景的創新應用,為測繪工程按下“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