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武漢漢陽西部黃金口,占地260畝的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在飛機的轟鳴聲中正式破土動工。峰飛航空率先落子,投產華中最大的總裝基地。計劃到2027年,實現年產eVTOL飛行器200架、年產值28億元。標志著峰飛航空在獲得全球首張噸級航空器PC證以后,正式進入批量化生產階段。
據了解,峰飛航空是中國低空領軍企業,積淀深厚,具有20余年電動航空經驗,創始人田瑜曾于2011年獲得了全球第一個復合翼eVTOL發明專利。2017年,峰飛航空科技上海研發中心成立,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是中國最早投入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賽道的企業之一,也是目前全球少數掌握噸級eVTOL轉換飛行技術的企業之一,全球首個擁有2噸級eVTOL型號合格證(TC)及生產許可證(PC)的企業。
動工當日,國際、國內數百家生態企業齊聚于此,濱湖電子、東鴻通航等企業的全域無線電偵察封控系統、周界安防雷達、空地一體搜索雷達、通航直升機、軍用無人機、工業無人機“大白鯊”“盛世龍”載人座艙等低空裝備齊齊亮相。
未來,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將主要生產“盛世龍”“凱瑞鷗”兩種噸級eVTOL。其中“盛世龍”載人座艙起飛重量達到2.4噸,可載5人,載人航空器又被稱為空中出租車或飛行汽車,實現點對點低空出行,未來可手機一鍵預約乘坐,為普通大眾提供高效快捷空中出行新選擇。“凱瑞鷗”根據應用場景不同,又分為消防型、物流型和應急救援型等,其中消防型飛機一次載彈4枚,單次滅火面積達800平方米。
預計在2025年8月底,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的峰飛總裝中心將完成主體結構建設。此后8周,在2025年10月底前,將完成峰飛總裝中心裝修、設備安裝及調試。預計2025年12月底,首臺“漢陽造”eVTOL將完成總裝并下線。
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的定位并非傳統產業園區,而是以硬科技+資本+強場景為驅動的商業化試驗場。通過漢陽投資發展集團為推手,助力更多低空上下游生態企業在此落戶,推動低空產業資本化、場景化、商業化的融合與破題。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將以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和將低空生態中心打造成百億園區的雄心,努力在2035年,達成生產總值100億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