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發布
6月28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布《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3年4月,《條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在6月6日公布被列入2023年度立法計劃。
《條例》以飛行管理為中心,并針對無人駕駛航空器設計生產、適航管理、實名登記、空域和飛行活動管理、強制保險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是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領域的首部專門行政法規。
《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講了哪些內容?
《條例》第一章前六條總則,明確了該條例施行的意義、適用范圍和監管機制,并要求各級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為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創新應用和推廣宣傳提供支持。
第二章中,該條例明確了加強對無人駕駛航空器設計、生產、維修、組裝等的適航管理和質量管控,建立產品識別碼和所有者實名登記制度,明確使用單位和操控人員從事飛行活動的資質和責任險要求。
在空域和飛行活動管理方面,《條例》中指出,要嚴格管理飛行活動,劃設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制空域和適飛空域,并建立飛行活動申請制度,明確開展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滿足運行識別、飛行活動行為規范,并針對違反飛行規范等違法行為制定處罰規定。
根據無人駕駛航空器重量、速度、可控程度確定的運行風險等級,將無人駕駛航空器分為微型、輕型、小型、中型、大型五類,并在適航管理、操控員管理、強制保險等方面明確標準,實施分類管理。
在監督管理和應急處置方面,《條例》在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登記、使用環節,引入識別信息自動報送、數據共享等監管手段,要求從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設計、生產、使用活動,應當符合實名登記激活、飛行區域限制、應急處置、網絡信息安全等規定,用技術手段解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監管難題。
《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后,“無人機責任保險”這個詞你應該知道
《條例》第二章第十二條指出,“使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非經營性飛行活動,應當依法投保責任保險”。
什么是責任保險?據了解,在國內無人機保險市場,責任險一般是指無人機機損險和無人機第三者責任險,可以保障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因為意外原因發生事故造成的無人機損失和第三者人身財產損失。
在為無人機投保責任保險后,事故發生后的損失,可以由保險公司在保障范圍內按實際損失金額進行賠付。
隨著無人機在影視航拍、電力巡檢、警務安防等場景應用廣泛,同時也對公共安全和航空安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期,無人機傷人、損害公共安全的事情常有發生。青島一名七旬老人被田間作業的植保無人機螺旋槳打傷;杭州一名年輕女孩在杭州湖濱步行街被一架從天而降的無人機螺旋槳刮傷面部;上海松江一男子違規起飛無人機,無人機失控后碰剮到國家高壓電網線。
而無人機在飛行活動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止于此,無人機失控撞擊輕軌、編程失誤造成無人機編隊撞擊大樓,因操作不當造成無人機劃傷人員致殘等事故也不時會發生。
《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九條指出,“使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制定飛行緊急情況處置預案,落實風險防范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針對這些無人機飛行時所存在的安全隱患,無人機保險可以有效轉移事故發生時的經濟損失,減少無人駕駛航空器在從事各類飛行活動中的安全風險。
無人機強制投保責任險有何意義?
深耕無人機保險行業八年的帆陌飛保品牌部門負責人表示,“使用無人機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應當依法投保責任保險,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非經營性飛行活動,應當依法投保責任保險”這一規定,對保障無人機行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公共安全和航空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一方面,無人機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需要有良好的風險處置機制,強制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投保無人機責任險,可以提高行業的整體風險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該規定可以降低個人或企業在無人機飛行事故中承擔的賠償責任,減少經濟風險。
無人機責任險成強制險,意味著無人機“裸飛”狀態即將結束,對利用無人機從事商業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提出了更高的風險保障要求,也是無人機行業趨于規范的一個縮影。
未投保無人機責任險,有什么后果?
《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九條指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未依法投保責任保險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從事飛行活動的單位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運營合格證。
無人機在飛行活動中的安全風險不可忽視,一旦發生意外事故,輕則無人機墜毀造成無人機的維修損失,重則無人機砸車、傷人造成第三方的人身財產損失。
無人機保險可根據無人機類型和無人機使用場景提供不同風險保障方案,來轉移事故發生時的經濟損失。即使無人機飛行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無人機操作者也可享受安全保障。
帆陌飛保,讓每一架無人機都擁有專屬保障
《條例》正式實施后,無人機責任保險成為強制險,可以為無人機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公共安全和航空安全問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面對諸多飛行安全隱患,無人機保險市場相繼推出多款產品,可根據無人機類型和使用場景提供不同保障方案,來轉移事故發生時的經濟損失風險。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無人機保險市場,帆陌飛保是國內首款推出的無人機綜合保險方案,持續運營至今服務體系成熟、售后保障高效,在業內受到很多無人機用戶的認可和支持。
在2023深圳國際無人機展,帆陌科技創始人蒲楊接受采訪時表示,帆陌科技堅持以“讓每一架無人機都擁有專屬保障”為愿景,為用戶提供無人機保險定制、承保評估、售后管理等無人機保險綜合服務。
作為國內首款推出的無人機綜合保險產品,自2015年面向市場,帆陌飛保可提供多機型、多場景的保險方案,包括無人機機身損失險、無人機第三者責任險等保險產品。
現今,帆陌飛保服務范圍覆蓋全國,并為包括各地應急管理局、國家電網、消防救援支隊、國家統計局等單位以及華為、騰訊等企業提供無人機保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