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們往農用無人機里裝入農藥,操作遙控器,無人機慢慢升高,飛向遠方農田,邊飛邊向田野里噴灑農藥……
農民們正在進行植保無人機飛防大賽
9月21日,沈陽市新民市慶“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暨新民市首屆數字鄉村農用無人機飛航大會精彩啟幕,上述描繪的農民操作植保無人機進行的飛防大賽,成為當日大會奪目亮點。
無人機表演
作為遼沈地區的“米袋子”和“菜籃子”,新民市舉辦此次活動,旨在加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當地早日實現“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市、沖刺全國百強縣”發展目標。
遼寧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張本剛在大會上表示,新民市舉辦“飛航大會”是讓現代農業機械走進農村、服務農業、普惠農民,促進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向集約化、精準化、智能化、數據化轉變,加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效舉措。
當日飛航大會以無人機表演和“空中看新民”展演,帶領大家從飛鳥的視角出發,穿梭于三農博覽園、溪溪湖濕地等當地重點文旅景區,領略新民市鄉村振興的嶄新樂章;以名家薈萃的新民市無人機助力振興新農業論壇,普及無人機技術在農業生產、防汛救災、生態環保等領域的應用,讓科技穩糧豐糧開辟出全新途徑;大會更以觀摩無人機產業展、鄉村振興成果展和新民市植保無人機飛手技能競賽等方式,傳遞農用無人機正成為現代化農業“新標配”的新觀念,讓無人機技術走進尋常農戶家。
農民們操控植保無人機模擬運送“秧苗”大賽
據了解,新民市作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新民市糧食產量連年穩定在20億斤以上,位列全省前三。尤其是今年,新民市的糧食生產取得歷史性突破。截至9月,新民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41.15萬畝,全年大豆實際播種面積為5.22萬畝,全市糧食作物預產總產量11.98億公斤,創歷史新高。集中連片的廣袤農田為農業機械化帶來了先天優勢。新民市以本次飛航大會為契機,奮力搭建無人機科技服務農業、農村、農民的載體平臺,統籌推進無人機購置補貼、無人機植保服務、無人機技能培訓等工作,積極促成戰略合作。
新民市植保無人機協會會長翟恒偉告訴記者,目前新民市80%的農田都使用了農用無人機進行農事操作,全市約有300戶農民取得了植保無人機操作證,每當農忙時節,農戶們就會操控家里的植保無人機進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他們還會利用植保無人機運送秧苗,運輸100斤以下的農資,只要30米以下的高度,這些無人機會替自己的主人干不少靠人力無法完成的農事,“使用植保無人機進行農事,省時、省人力,大大提高了農業效率。”
當日大會上,遼寧省無人機行業協會特別授予新民市植保無人機協會“新民市植保無人機培訓基地”牌匾,為植保無人機的宣傳、普及與落地應用提供便利條件。遼寧省航空運輸協會與新民市無人駕駛航空器產業戰略合作項目、“遙感+無人機技術”賦能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項目、新民植保無人機示范基地項目等五大項目同時完成簽約,強強聯合,加快新民市“數字興農”的步伐。
新民市被授予植保無人機培訓基地
開幕式現場
新民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振偉在大會上致辭時表示,新民市以遼寧省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建設為契機,建設了全市數字鄉村平臺,構建了1個云底座、1個數字底座以及基層黨建管理、數字鄉村小程序、農業生產、農村管理、農戶生活、普惠金融等21個應用場景,逐步打通了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快速路”。隨著無人機技術與產品研發不斷取得新突破,農用無人機已成為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的重要手段,對于改進農業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推進鄉村振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簽約儀式
新民市將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同步擴大黑土地保護實施范圍,充分利用數字鄉村平臺和農業無人機的技術加成,大力推進數字化植保、智能化作業,建設數字農業、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并積極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力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市,奮力譜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